<track id="11nrr"><strike id="11nrr"></strike></track> <pre id="11nrr"></pre>

      <pre id="11nrr"></pre><track id="11nrr"></track>

      
      

          <pre id="11nrr"><strike id="11nrr"><b id="11nrr"></b></strike></pre>

          全國免費咨詢電話: 08:00-24:00

          “延河聯盟”學黨史:弘揚延安精神,培育時代新人!

          來源: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21-06-08
          分享到 :

            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

            「黨史」出品


           

            2021年2月20日

            習近平總書記

            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

            全黨同志要做到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知來路,不忘初心

            明前路,砥礪前行

            2020年9月

            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教育工作者

            提出了“不忘立德樹人初心,

            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的要求。

            “延安精神”屬于歷史,也屬于新時代。

           

          一、什么是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于1990年5月18日成立。“延安精神”是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留下的光榮傳統,是中國革命精神的結晶,是我們克敵制勝的堅強精神支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更是中華民族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2020年9月19日,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大會的召開和研究會成立3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向所有致力于弘揚延安精神的同志們致以誠摯問候。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在此次會員大會上當選中延會副會長。
           

          二、如何開展“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面向全國高校發出倡議

            “延河高校聯盟”率先響應

            開展“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

            傳承延安魂,學習理論精神。將學習“延安精神”作為各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開設學習“延安精神”通識思政課,提高人才思政水平;設立“延安精神”相關研究課題,凝結有高等教育特色的研究成果。

            重走延安路,鍛造實踐能力。利用延安革命舊址現場教學點,面向廣大學生、教職工,特別是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開展現場教育活動;積極支持校內黨群組織,團學組織到延安地區開展社會實踐和調研活動。

            永續延安情,講好延安故事。開展校園原創文藝演出活動,生動講述延安故事,提高“延安精神”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加強“延安精神”文化衍生品的創作和推廣,通過互動交流,在更大范圍傳播“延安精神”。

            2021 03·16 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

            弘揚延安精神,培育時代新人

            3月16日

            在“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成立兩周年之際

            “延河聯盟”紅色育人基地揭牌儀式

            暨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在延安大學舉行


           

            靳諾作為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代表,同時也作為“延河聯盟”高校領導首先發言。她指出,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等誕生于抗日烽火中、具有紅色基因的大學是“延河聯盟”高校共同的起源?!把雍勇撁恕备咝UQ生、發展與壯大的過程,是我們黨親手創辦、不斷探索新型高等教育的縮影。作為“延河聯盟”高校,責無旁貸要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方面,特別是推動延安精神進校園方面,走在最前列、爭當排頭兵。
           


           

            靳諾表示,推動“延安精神進校園”要注重大中小一體化探索,圍繞三方面做好文章。一是上好“大思政課”,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樹立“大歷史觀”,培養青年學子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三是要培育“大擔當者”,引導青年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與新時代同頻共振的前行道路上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夢想。

            靳諾作為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和“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的負責人建議,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成員單位首站到延河聯盟發起學校北理工校史館參觀學習。之后,加強交流互相學習了解各校的歷史及其發展歷程。
           


           

          三、活動進行時
           

            2021 03·19 活動啟動

            中延會與“延河聯盟”高校聯合舉辦的慶祝建黨100周年的“延安精神進校園”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3月19日下午,靳諾、吳付來前往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延會和“延河聯盟”高校的同志們共同參觀了北理工校史館和國防科技歷史展廳。

            3月19日,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艾平來中國人民大學調研,校領導靳諾、劉偉、吳付來、鄭水泉、劉元春、杜鵬、朱信凱、齊鵬飛、胡百精出席活動。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劉建、李勇庫、耿焱和“延河聯盟”高校領導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勇,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鄒吉忠,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趙剛以及中延會辦公室、文化青年委員會、組織聯絡委員會,《中華魂》雜志社,“延河聯盟”高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觀了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校史展及家書主題展覽。
           


           

            艾平一行首先參觀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中心研究員王易匯報了中心的有關情況,介紹了中心在教材編寫、平臺搭建、活動舉辦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靳諾指出,作為從延安走來的高等學校,我們要把延安精神凝練好、闡釋好,這既是推動延安精神進社會、進校園的前提,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過程中,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提供的高校思政教育備課平臺既服務了全國的高校教師,也輻射了全國各地的學生,延安精神如果能夠通過該平臺得到闡釋,就能擁有更大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受益。

            艾平詳細了解了該平臺的使用方法、覆蓋范圍等情況,肯定了中心在推進高校思政課程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上所做出的貢獻。他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前身陜北公學是中國共產黨于陜西延安創辦的干部學校,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致力于學習、研究和宣傳延安精神,雙方同根同源,具有共同的歷史使命。



           

            隨后,艾平一行參觀了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聽取研究院院長秦宣對研究院成立的歷史背景以及現在的機構設置、人員組成等情況的介紹;并與其他中延會成員及“延河聯盟”高校領導共同參觀了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校史展及家書主題展覽。

            在校史展廳,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賈鐵英詳細介紹了學校從1937年至今的輝煌辦學歷程。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是誕生于抗戰烽火中的陜北公學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陜北公學由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親手創建,是我黨創辦的第一所具有國民教育性質的大學,被譽為“革命的先鋒隊”。毛澤東同志曾盛贊陜北公學:“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陜公!”陜北公學扎根于延安,其所凝聚、傳續的延安精神,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思想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黨新型高等教育思想基礎和精神起點。艾平一行認真參觀了校史展,并不時與學校領導、講解員互動交流。在校史展廳的最后,習近平總書記為學校80周年校慶發來的賀信,更加鼓舞和激勵了大家。

            參觀校史展后,大家還參觀了博物館舉辦的精品文物特展和《“奮斗?啟航”紅色家書展》。在陳獨秀致李大釗、胡適的信札前,艾平一行駐足觀看、閱讀信札,體會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的思想光芒;在成仿吾五譯共產黨宣言的展柜前,大家共同向這位陜北公學校長、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致敬?!丁皧^斗?啟航”紅色家書展》是人大博物館為迎接建黨百年部署的特別臨展,展覽通過數十封革命領袖、時代英模乃至普通黨員的家書,展示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奮斗風采。人民大學博物館家書研究專家向艾平一行詳細介紹了相關內容。

            3月20日上午,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發布一周年之際,“延河聯盟”勞動教育基地在中國農業大學涿州教學實驗場揭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出席揭牌儀式。揭牌儀式后,與會嘉賓共植“延河聯盟”友誼樹,實地參觀了勞動教育基地。
           


           

            近年來,勞動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斷突顯。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同年7月,教育部也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延河聯盟”勞動教育基地的建立正是為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和中央、教育部文件要求的具體落實,引導學生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舉措。
           

          四、背景介紹
           

            此前,為繼承和發揚延安紅色基因教育理念,共同全面提升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水平,2019年3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和延安大學這9所誕生于延安的高校自愿組成聯合組織,發起成立“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次聯席會議在延安舉行。聯盟旨在積極探索院校合作機制,推動校際資源共享、學分互認、教師互聘、學生互派、課程互選,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進的協同創新機制,探索獨具特色的育人之路。


          (聲明:文章所有圖片及材料皆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撤刪,謝謝?。?/p>

          QQ在線客服

          • 在線咨詢
          • 客服001
          • 客服001
          • 付費學員
          • 客服001
          網頁咨詢

          QQ在線客服

            掃碼關注

            讀研網公眾號

            掃碼關注

            讀研網官方微信

            400-1069-096

            服務時間:

            周一到周日(8:30-23:00)

            duyan@duyan.cn